疫情后我国对负压病房的建造要求规范

作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4-24 14:10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侵袭中华大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病毒感染人数快速增长。2020年1月28日24时确诊病例达到5974例,超过非典
截止2月3日16时,确诊病例达到17331例。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接触、空气进行传播。

当大批飞沫或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突然在医院聚集时,将对医院造成巨大的压力,不仅是医疗救治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控制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控制疾病的传播,除了严格按照消毒隔离要求做好相应的个人防护和隔离措施外,负压病房从硬件设施上阻断病原体从局部向外扩散,为疾病防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中指出“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病区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要求。
设置负压病区(房)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相关要求实施规范管理”。
JCI等国际标准指出空气传播隔离间(AIR)防护措施对于阻止可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的传染病原的传播非常必要。

气源性感染患者的首选安置场所就是负压病房

负压隔离病房用于隔离通过和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的病房。
采用通风方式,使病房区域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定向流动,并使病房空气静压低于周边相邻相通区域空气静压,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向外扩散。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两个月以来,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已整体趋于稳定,各地复工复产正在有序进行,国内疫情逐步走出“阴霾”。然而在国内疫情逐渐好转的同时,医疗感染管理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医院传染科及负压隔离病房病房建设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对负压病房的建造规范要求

1.1建筑布局与隔离应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既可独成一体,也可集中设置于建筑的一端;内部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应相对集中布置,并有能阻隔空气传播的物理屏障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1.2地面、墙壁、屋顶等应平整、光滑、耐腐蚀,接缝处应密封,且便于清洁和消毒。1.3负压隔离病房污染区内围护结构的所有缝隙和贯穿处的接缝都应可靠密封。1.4区域之间应设置缓冲间,缓冲间宜便于医用推车和普通医疗设施的进出。1.5宜采用单人间设计。1.6房间面积应考虑医疗及患者的生活需要。1.7室内净高度不应小于2.6m,如无特殊要求,高度也不宜大于3.0m。1.8病房通过缓冲间与潜在污染区(走廊)连接,缓冲间的门应具有互锁功能并有应急解锁功能。

1.9缓冲间污染区侧的互锁门关闭1mn后才允许开启清洁区侧的互锁门。1.10负压隔离病房应在与其相邻的走廊的潜在污染区的墙上设置内外侧窗门互锁的传递窗,传递窗结构应密闭。1.11每间病房内应设置独立的卫生间。1.12通向外界的门应向外开启,内门应向静压大的一侧开启。1.13负压隔离病房宜设不可开启的密闭窗并加装窗帘等遮挡装置。1.14隔离病房内宜设置内外通话系统、视频监控系统。1.15隔离病房应增设门禁系统,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图。

1.16相邻相通不同污染等级房间的压差(负压)不小于5Pa,负压程度由高到底依次为病房卫生间、病房房间、缓冲间与潜在污染走廊。

部分卫生和环境参数要求

1. 负压隔离病房污染区和潜在污染区的换气次数宜为10次/h~15次/h,人均新风量不应少于40m/h;

2. 负压隔离病房清洁区的换气次数宜为6次/h~10次/h。

3. 物体表面微生物应≤10CFU/cm。

4.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